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閱讀隨寫札記(4):失控的正向思考



《失控的正向思考》
(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
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譯者:高紫文


  「多往好處想,凡事不要那麼悲觀」、「多想些開心的事,不要老是抱怨」,曾幾何時這些話語開始充塞我們的生活中、「正向思考」開始成為人們心中的圭臬。試著想想看除了這些看似正面而有意義的話之外,每當抱怨時就換邊戴的紫色矽膠不抱怨手環、充滿玄妙感的吸引力法則經典《秘密》這本書,曾在台灣風行一時的這些事物是否也在你的生活中出現過呢?

  然而,這些充滿著「正向思考」的事物,真的有助於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嗎......?透過《失控的正向思考》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重新審思這種認知的好與壞。




一、「正向思考」的起源

  跟隨著清教徒們來到美國的喀爾文主義,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作息,該主義所訴求的刻苦精神深深桎梏著人們的作為,為了榮耀上帝而必須勤奮地工作。然而,這種社會風氣漸漸使得人們患上憂鬱的情緒,尤其家庭婦女及未婚少女經常深受這樣的禁慾主義所困。

  就在此時,一場名為「新思想運動」(New Thought Movement) 的思潮改革開始影響人們以往的思維,其主張人的憂鬱與疾病都是源自於悲觀的思想,只要人們抱持著「正確思想」便能改變這一切,生理病痛、憂鬱都能用「思想治療」來改善。

  這其中隱含著對喀爾文主義的批判,以該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菲尼斯.昆比 (Phineas Quimby) 的思想來說,生活應該專注於快樂,而這樣的思維便是在默默譴責著喀爾文主義。摒棄了以往人們為榮耀上帝所主張的禁慾主義,開始面對現世的快樂而非深深恐懼著死後審判的懲罰。
   從這裡就能看出端倪,人們企圖用快樂、正向的態度一掃憂鬱的情緒,甚至想藉以醫治疾病,可以說這樣的思想並非理性思維,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玄妙學說,然而這樣的說法是否合乎真實呢?疾病真的能單靠正面思維就克服嗎?




二、宗教?勵志?正向思考與教會的結合

  自「新思想運動」以來,正向思考改變的不只是人們的態度,也因為喀爾文主義這起因而對教會之於信徒的作為有所改變,甚至「新思想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瑪莉.愛狄 (Mary Eddy) 更是創立了基督科學教 (Christian Science) 。隨著正向思考的廣為流傳,教會也開始改變以往的行為模式。

  時至今日,教會對於正向思考這樣的宣傳模式也開始感興趣,同時也創造了僅以信仰而不可能達到的空前成功。你能想像會眾人數是數以萬計,教會擁有如歌劇院班處以千計的座席及隆重的舞台,占地廣大、能容納數百台車輛的停車場,每周有數以千計的人們前往的教會嗎?
  在美國真的有這樣龐大的巨型教會 (Megachurch) 存在,透過實體教會、電視佈道、周邊書籍等宣傳方式,教會的牧師如宗教界的搖滾巨星般存在,書中更是以約爾.歐斯汀 (Joel Osteen) 這位宗教家為例,其經營巨型教會的形式宛若經營企業一般,每周禮拜的進行模式更是有如勵志講座一樣,而非以往傳統的宗教形式。

  甚至此類教會開始主張,只要心有所思、專注於所渴望的事物便能心想事成,這種以「吸引力法則」等偽科學來激勵信眾的方式,漸漸成為巨型教會或主張正向思考的教會的信條,甚至如前述的歐斯汀等人,更是以自身的富裕為例,告訴信徒們只要心想著自己變有錢,財富便會隨之而來。然而,為了做這樣的宣傳,牧師們變得過於炫富,卻將這樣的炫富包裹在「宣揚正向思考」與「吸引力法則」的教條下,殊不知,這些牧師的富有皆來自對於正向思考宣傳而吸引來數以萬計的信眾的捐獻......

  


三、身懷重症也要心存樂觀?

  作者以自身罹癌的經歷,談述今日人們對於「樂觀有助於健康」的觀點來做探討。身為乳癌患者,自身也接觸到不少關於正向思考之於疾病的影響,從患者、相關產業到周遭人士的看法,都充斥著過度樂觀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被迫樂觀」的情況。

  因為相信著「樂觀有助康復」的想法,多數患者都抱持著正向的態度、對於罹癌少有怨言,甚至去發掘罹癌後的正面改變,像是破碎親友關係的修復、更加積極勵志或者因突破此困境而使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層,但是,這樣的言論激進化後便開始荒腔走板。
  有的人甚至說出「罹癌是一種上天賦予的禮物」,因為它更加激勵患者面對人生,甚至有人說即使再給她一次選擇,她仍願意罹患乳癌。甚至到了最後,對於那些抱怨化療與病痛的患者,其他人則給予譴責,告誡她必須抱持正向樂觀的態度才能早日痊癒。

  然而,這些全都是那些自癌症痊癒後的患者所說出的言論,或者出自已經漸漸康復的「生還者」口中,然而,反觀那些無法自癌症痊癒的患者的言論,卻被視為是因為「不夠積極正面」而導致「抗癌失敗」的悲觀者言論,甚至有患者互助團體因成員確定癌症無法痊癒而被趕出該團體。




四、過度樂觀而忽視危機的金融產業

  1970年代,美國正值經濟蕭條、各處公司皆紛紛裁員,在這樣處處充滿悲觀的時代,正是正向思考興起的另一個最佳時期,此時開始又興起了各種勵志書籍、人生教練等行業,勵志講師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漸漸地勵志產業開始與企業交集,由公司邀請來勵志講師、贈送員工勵志書籍與演講CD,正向思考漸漸在企業結構中佔有一席之地。

  如同台灣政客所說的「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勵志產業的正向思考開始成為企業強化員工效率的工具,甚至變成鑑別員工好壞的放大鏡,抱持負面思考 (正確來說應該是想法較現實) 的人很可能會在公司內部遭到排斥、甚至裁員。
  就算員工因公司為節省支出而遭裁撤,公司仍會為員工提供正向思考課程與人生教練作輔導,告誡他們被裁員並非壞事,如同《誰搬走我的乳酪》這本寓言故事一樣,必須去適應變化、而非一味怪罪環境的改變。但是,人真的能如此輕易說服自己嗎?或者說,現實的邏輯能夠這樣使人們麻醉自己不去看真相嗎......?只能摸摸鼻子去尋找「新乳酪」,卻不要想著到底乳酪是怎麼被偷走的,放任問題不解決、只能退而求其次,是否為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呢?

  另一方面,作者提到前幾年的次級房貸風暴很可能也跟正向思考脫不了關係,甚至可以說,直指正向思考是金融風暴的罪魁禍首。過度樂觀的金融生態放任公司借款給銀行信譽較差、本應無法借款的人們,看似欣欣向榮的經濟其實已敗絮其中,最後無法承受過度借款的公司只能宣告破產。
  書中更有一段摘自勵志書籍的話,聽來倒是對於這樣的生態諷刺不已:「現在的企業充滿神祕主義者。若想找到真正的神祕主義者,到會議室可能比到修道會或主教座堂更容易找到。」,這也敘述了高階主管、甚至企業大老闆深信正向思考,或者其附帶的吸引力法則,是如此根深蒂固。總裁們寧願相信靠著意志、以正向樂觀的態度面對,就能讓經濟變得越來越好,卻不願去正視顧問們所提出的危機警訊。




五、「正向思考」的利益結構

  無論是教會、病患團體或者企業,對於勵志產業都有著無限的商機,而這些團體也需要勵志講師或人生教練,以及正向思考所帶來的自我安慰 (或者說自我麻醉) 的效果,雙方相輔相成的結果,便是今時今日社會所塑造出的樂觀風氣。但是這樣的態度,真的有助於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順利嗎?還是使人們活在更虛偽的假象中呢?無論如何,我們都能得知一項不爭的事實:勵志產業絕對是這其中最大的獲益者。

  教會透過正向思考與仿勵志講師的模式經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與廣大的信眾,但是成就的僅是少數的宗教家,至於信眾只是獲得樂觀與吸引力法則的暫時安慰與憧憬期待;透過重症病患所購買的激勵商品,相關團體所賺得的資金極為可觀,但是,營造出這樣過份樂觀的態度是否有助於患者康復,卻未有明確的科學證實;企業生態整體呈現過度樂觀的情況,與以往用數據與現實情況分析的方針相違背,雖創造出一片看似繁盛的榮景,但最終卻導致整體經濟崩盤。

  在這些案例中,很容易可以看出最大的贏家是誰,勵志講師、人生教練或勵志書籍作者在這一陣正向思考風潮中獲益多少便不言而喻。教導人們樂觀並非一件壞事,但是要用樂觀去掩飾那些可能發生的負面結果不過是自欺欺人,最後仍然無法解決問題,甚至等到再次失敗時又繼續用「樂觀」的心態來安撫自己,這樣無窮無盡的輪迴要如何能讓人們在其中找到成功?
  更何況,正向思考對於較悲觀或較具現實面思考的人有劇烈排斥性,這樣的心態真的能稱得上一種「樂觀」嗎?還是另外一種病態的社會風氣呢?




後記:

  基於自己本身就對於「正向思考」這類事物反感,看這本書時更是點頭如搗蒜,雖然在台灣可能沒有像美國如此嚴重的情形,但是社會的集體潛意識中仍能看出有受到影響的跡象,如一開始提到的《秘密》這本書或是不抱怨手環,都曾真真實實出現在我自己周遭的人身上,或許用「小確幸」這個詞來帶入「正向思考」這樣的觀念會讓台灣人更明白這是怎樣的風氣,雖不盡相同但確有同樣的效果與病態。
  作者最後也聲明,這並非要每個人都透過苦難來歷練,只是過度的樂觀並不會為我們帶來好的結果,用理性的心態去面對事情的是非對錯才能解決問題。

  最後小小地抱怨一下翻譯問題,譯者對於人名一下用音譯、一下用意譯,雖不是大問題,但以我自己目前就讀外文系的人而言就有些刺眼,而且有些詞句翻起來感覺並非中文的語法。雖然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問題,不過還是想稍微地吐槽一下。




個人喜好程度:9/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