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電影]社會灰暗寫照: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

前言:




  大導演Martin Scorsese的經典名作《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由年輕時的Robert De Niro獨挑大樑,整部作品充滿著寫實感,徹底道出70年代美國的基層社會,以及身為一個小人物的苦悶。其中更透過主角表達出越戰後人們的心理狀態,著實是一部極具時代氛圍的現實故事。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人類觀察]關於情色






  人們總是避諱談論性,甚至是帶有性暗示的言談,在小孩子更是顯得格外保守。但實際上孩子們,尤其是男孩子,可能早在高中、甚至國中或國小就已經接觸過A片或色情漫畫。
  我一直在思考為何人們總是將性搞得如此隱諱,甚至對此有些憤恨不已,但最近終於將這問題思考出了一個答案:性必須是隱晦、不可告人的,必須是神祕的,因此人們才會渴望它。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電影]痛苦憂鬱的沉默:青春電幻物語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前言:




  岩井俊二算是近年來日本導演中我個人較喜愛的一位,第一次看完《情書》這部作品不只被其中濃郁而壓抑的情感表現給震懾,不急不徐的步調更是讓人感到舒暢。承襲這些特色,2001年他執導了自己最為出名的一部作品《青春電幻物語》,除了醞釀出更加抑鬱的情緒外,更是有不少極具爭議與話題性的內容。曾有人拿《告白》與《青春電幻物語》作比對,說前者是黑暗暴力版的《青春電幻物語》,但是我認為《告白》太過偏激、或者說太過譁眾取寵,而沒有後者的真實感與壓抑性。也因此《青春電幻物語》始終是我心目中最愛的灰暗青春電影。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閱讀隨寫札記(4):失控的正向思考



《失控的正向思考》
(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
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譯者:高紫文


  「多往好處想,凡事不要那麼悲觀」、「多想些開心的事,不要老是抱怨」,曾幾何時這些話語開始充塞我們的生活中、「正向思考」開始成為人們心中的圭臬。試著想想看除了這些看似正面而有意義的話之外,每當抱怨時就換邊戴的紫色矽膠不抱怨手環、充滿玄妙感的吸引力法則經典《秘密》這本書,曾在台灣風行一時的這些事物是否也在你的生活中出現過呢?

  然而,這些充滿著「正向思考」的事物,真的有助於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嗎......?透過《失控的正向思考》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重新審思這種認知的好與壞。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電影]捨棄一切、奔向自由: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前言:




   最近 David Fincher 的新片《控制》(Gone Girl) 在台灣上映,似乎是好評不斷,雖還未前去觀看 (因為我是不喜歡第一時間趕熱潮的人),但基於對《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的喜愛,這部新片應該也會列入待看清單。
  但今天要談的當然不是新片,而是 David Fincher 的經典名作《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為了寫這篇文昨天也將《鬥陣俱樂部》重看了一次,即使已經知道結局,過程中仍覺得精彩不斷,即使為15年前的作品,思想套用到今時今日仍覺針砭時弊。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電影]社會結構下的犧牲品:心機掃描 (A Scanner Darkly)

前言:




  這部非常特別的動畫電影,是改編自著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普.迪克的同名小說。為何說它特別呢?其實是因為本作是採用電腦轉繪技術,將真人拍攝的畫面轉繪成動畫的形式,而且人物、畫面更是時時有微小的變動,彷彿讓人真的置身吸毒後的世界。這部片雖然票房不算亮眼,但其中卻不乏一些大明星,如基奴.李維、小勞勃.道尼,內容更是深深讓人省思,整體社會為了利益而犧牲少部分人是多麼殘酷的一件事。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電影]旁觀者的世界:壁花男孩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前言:




  這部電影改編自Stephen Chbosky的同名小說,並由原作者親自擔當導演,而其中的亮點更是請來了以《哈利波特》系列出名的Emma Watson,以清爽的短髮造型擔任女主角。
  昨天有位朋友告訴我,看完這部電影讓他第一個想到我,因此我便毅然決然地將這部電影看完,的確,看完之後不禁使我會心一笑,除了 The Smiths 剛好是我最愛的英國樂團外,某些心理特徵也確實和自己蠻相像的。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電影]顯而易見的潛在問題:超能失控 (Chronicle)

前言:




  《超能失控》 (Chronicle)這部以影片紀錄方式呈現的電影,除了拍攝方式所帶出的真實感外,討論的內容也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問題,當觀賞這部電影時,可以思考我們身邊是否有著同樣的問題存在。或許在我們忽略的地方,這些問題可能正慢慢發生。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電影]嗜血競爭的教育:戰爭遊戲 (Ender's Game)

前言:




  《戰爭遊戲》(Ender's Game) 改編自奧森.斯科特.卡德1985年的同名小說,由《X戰警:金鋼狼》導演蓋文.胡德執導。二十世紀許多科幻作品因為時代背景而牽涉到冷戰,本作故事劇情上的設定與原作創作年代,不免俗地讓人想到冷戰,遠端對峙的敵人、隨時可能一觸即發的戰爭,而足以摧毀星球表面的終極毀滅性武器也不得不讓人想到核武。在觀看本作的同時,也能對照時代背景去觀想當時的局勢。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電影]視覺媒體暴力:錄影帶謀殺案 (Videodrome)

前言:




  《錄影帶謀殺案》(Videodrome)是經典電影《變蠅人》(The Fly) 的導演大衛.柯能堡早年的作品,內容充滿了陰暗的成人幻想,用簡單的錄影帶來貫穿整齣電影,徹底道出人心最深處的慾望與黑暗,看得出其中也隱喻了對於電視媒體的批判,進而敘述人類透過科技來操縱他人心靈的作為。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電影]幻夢般的憧憬:夢遊交易所 (Sleep Dealer)

前言:




  很久之前就已聽聞過這部電影,直到最近才把它找來看,由於是小成本製作,特效也不是非常炫目,劇情上雖沒有強烈的高潮迭起,但是透過平淡自然的敘事,卻傳達出強烈的控訴。這部電影是由美國與秘魯混血的導演Alex Rivera所執導,雖身為美國人,但基於父親為秘魯移民者,所以作品中幾乎都有表達拉丁美洲對於美國的批判,當然本片也不例外。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電影]無盡回朔的終焉:啟動原始碼 (Source Code)

前言:




  《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 與《全面啟動》(Inception) 同樣以潛入意識為題的科幻電影,雖上映日期僅隔半年,關注度卻不如《全面啟動》般轟動,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部作品表現較差。這部作品由《2009月球漫游》(Moon) 導演、同時也是著名搖滾歌手David Bowie之子Duncan Jones所執導,前一部作品《2009月球漫游》中的意涵其實在本作中也有跡可循,同樣透過「持續重複某件事情」來表述其理念,而其中表現出的孤獨感更是令人深刻。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電影]生存的尊嚴:第九禁區 (District 9)

前言:





  這部批判意味濃厚的電影,是出自Neill Blomkamp這位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 (即本作故事的發生地) 的導演,同時也是他初試啼聲的處女作。很明顯能看出本作是導演對於自己故鄉的反思與批判,其實我是先看過他的第二部作品《極樂世界》(Elysium),這部作品只能說是表現平平的科幻動作片,但或許《第九禁區》是有了《魔戒》導演Peter Jackson擔任監製的加持,可以說是非常不凡的作品。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社論]慈善?賣弄名聲?淺談冰桶挑戰 (Ice Bucket Challenge)





  近日冰桶挑戰 (Ice Bucket Challenge)在台灣也掀起了一場旋風,引起許多人效法並以病毒式的速度快速傳播。而這個冰桶挑戰是源自於一個紐西蘭的癌症協會,進而傳播到美國,並由電視主播Matt Lauer在電視媒體上正式擴大這項活動。挑戰的內容並不複雜,藉由將冰水倒在身上來體會漸凍人的感受、並捐款以拋磚引玉,然後可以再點名三個人繼續這項挑戰。

[動畫]人生無盡的十字路口:四疊半神話大系

前言:




  湯淺政明算是風格非常突出的動畫監督,無論在畫風或分鏡上的鑑別性非常高,也算是獨樹一幟的怪咖監督,之前還受邀擔任《探險活寶》(Adventure Time) 第六季第七集的編劇兼導演,可見湯淺政明的惡趣味也很符合美式幽默。而今天要談的這部動畫是我第一次接觸他的作品,可說是完整呈現該監督的特色。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電影]殘暴金屬異類:鐵男 - 金屬獸 (Tetsuo: The Iron man)

前言:




  繼上次以先談過關於Cult film的基本知識後,當然是要先介紹一部電影來試試水溫。這部可說是日本科幻Cult的經典之作,雖然從影片內容就可看出是十足的小成本電影 (話說不知是導演自己愛玩還是真的成本不足,總之自己也下海當演員),不過在有限的資源中還是能看出導演的創意與黑色幽默。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電影]血腥?暴力?違反道德倫理?淺談邪典電影 (Cult Film)

前言:


《鐵男-金屬獸》(Testuo - The Iron Man),經典的科幻Cult電影


  其實一直以來想跟人討論這類的電影,但苦於身邊很少有類似的同好,跟一般人又難以提起這類電影,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內容。事實上我並不避諱讓人知道我喜歡看Cult片,除了本來就做好的心理建設,面對背德的劇情內容該有怎樣的思維自己也有一套想法,所以也不擔心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接下來就讓我來說說Cult片到底是怎樣類型的電影。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電影]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全面進化 (Transcendence)

前言:




  雖然我不是強尼.戴普的死忠粉絲,但是看到他演出這種高科技科幻片真的覺得蠻新奇。不過對於《全面進化》這個譯名我倒是不太喜歡,台灣的翻譯總是這樣,某個時期總是會有個差不多的譯名 (諸如XX總動員),然後就會有一堆類似名稱的電影讓人搞不清楚,反而大陸翻作《超驗駭客》我感覺這個名稱還比較讓人摸得著頭緒。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音樂隨寫札記[3]"Io sono" - Ilaria Graziano & Francesco Forni





  Ilaria Graziano & Francesco Forni是義大利的一個雙人另類民謠樂團,其實第一次認識Ilaria Graziano是在《攻殼機動隊》TV版的配樂,像是較為人熟知的"I can't be cool"和"I do"都是由她所作詞及演唱的,而今天要推薦的這首"Io sono"則是兩人去年發行的專輯《Come 2 Me》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曲風輕快卻有種使人溫暖的感覺,而我也試著將歌詞翻譯成中文。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電影]怪異童話幻想:童夢失魂夜 (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

前言:




  這部1995年的法國電影相當特殊,雖然其中的科幻元素算是較典型的題材,但是整體卻呈現了非常法式的科幻表現手法,不是只呈現一堆冰冷冷的儀器,而包含了很多有趣的人物和時空背景,有著歐洲灰暗童話的色調,甚至帶有一些蒸氣龐克 (Steam Punk,*註1)的味道。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電影]絕望的孤獨:寂靜的地球 (The Quiet Earth)

前言:




  最近閒來沒事就一直看電影,已經到了一天一部、甚至兩部的狀況,但是感覺一下看太多會來不及寫下心得 (雖然不是每部都寫),清單一直持續增加中,看來必須加緊腳步。這部後末世電影雖然題材通俗,但是在情況與心境上的轉變卻大有不同,隨著角色人數的增加亦有各種不同的變化,有別於其他類似題材的電影,最後的結局也充滿著想像空間。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電影]幽暗深處的恐懼:顫慄異次元 (Pandorum)

前言:




  很久之前在網路上偶然發現這部片子,看了看簡介,就這麼隨興地把它擺在清單中。昨天想找部電影來看,於是在清單中發現這個名字,二話不說馬上找來看。原本只是打算消磨一下時間,心想頂多是部常見題材的科幻驚悚片,結果看完竟發現這部片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所以想立刻寫文介紹。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動畫]青春狂躁騷亂:FLCL

前言:




  這部僅僅六話的動畫,是由著名的Gainax公司所製作的,而執導本部作品的更是赫赫有名的鶴卷和哉 (曾任《新世紀福音戰士》副監督)。不用說,大家都知道Gainax這家公司的風格十分獨特,源自於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們都是純正的第一代御宅族,自然作品中充滿不少是一個世代的御宅元素。本作雖然篇幅甚短 (是為OVA動畫),但質量上並不遜色於一般長篇作品,在有限的內容中道出了個精彩的故事。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動畫]人類的可能性:機動戰士鋼彈UC

前言:




  這部作品可說是闊別多年、宇宙紀元 (U.C.) 的新作,除宇宙世紀系列本就是鋼彈的根基外,人氣與歷史的龐大性亦是最高的。說來有點蠢,因為自己的光碟機壞掉,所以最後一話自五月多買來後一直無法觀看,也就一直這麼擱置著,直到最近有空把光碟機換了才把存放已久的幾部動畫看完。雖說本作因有小說原作和U.C.名號的包袱,使得眾人對於最後一話的評價不一,但是我認為這絕對是近年來最棒的鋼彈作品。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社論]淺談禁播哆啦A夢一事



  最近幾天傳來因卡通多拉A夢含霸凌內容而有教育團體要求NCC將禁播一事,這件事顯示出台灣教育思維之可笑程度。因為內含不良動作而要禁止的話,那麼成千上萬部電影、小說、遊戲甚至新聞,凡內容有傷人、殺人情節的是否都該禁止呢?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影集]青春期躁鬱:危險心靈

前言:




  第一次看這部影集時,我自己也正面臨升學考試,所以當下十分有感觸,麥田捕手這本書的出現又增添不少共鳴度 (我自己也讀過這本書至少三、四次),對於年少迷惘的描述更是點頭如搗蒜。近來閒暇時間又將這部作品重看,更是發現不少韻味,尤其自己正因一些事情處於迷惘狀態,使得感觸更深。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閱讀隨寫札記(3):變形記



「一天早晨,葛雷戈.桑薩姆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大得嚇人的害蟲,硬如鐵甲的背貼著床。他稍稍抬頭,就看見自己褐色的腹部高高隆起,分成許多塊弧形的硬殼,被子在上頭快蓋不住了,隨時可能滑落。和龐大的身軀相比,那許多雙腿細得可憐,無助地在他眼前舞動。」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閱讀隨寫札記(2):上帝之死 - 反基督

這個版本翻譯得不甚理想,但目前似乎無其他譯本......


  宗教自古以來就是爭論不斷、甚至爭戰不斷的議題,從最根本的神究竟為何、神是否真的存在,到宗教間的對立、甚至宗教內的派系或教義分歧,關於宗教的紛爭可說是自有史以來便持續不斷。
  然而,這些問題究竟是始因於神?還是人類自身......?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電影]勝利的敗仗:七武士

前言:




  《七武士》一直以來是我最愛的黑澤明作品,同時也是目前我最喜愛的日本電影。自然地,這部電影在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近日台灣政治之混亂、大小抗爭不斷,使我萌生重溫這部作品和寫下這篇文章的念頭,從本作中可以延伸出很多關於社運的信念問題。
  無論如何,藝術作品總歸要回到現實面,或許它描寫的並非是今時今日的時空,但發生的卻是相同道理的難題。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社論]5/21台北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只要是人能想像得到的,必然會有人去實行。

  愉快犯、無差別殺人,這種犯罪的出現其實並不令我驚訝,我並非想事後諸葛地說早料到有這種事,而是台灣社會的反應令我感到驚奇,除了資訊傳遞之快,各式各樣的解析、正反辯駁盡出,甚至有人藉題發揮、造謠抹黑。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社論]淺談太陽花運動退場與決策機制

鄭南榕先生的手稿


  自王金平表態後,經歷了二十多天的太陽花運動也開始出現希望退場的聲音,而本週一 (4/7) 決策小組也發表聲明正式宣布本週四 (4/10),但同時也有另一方聲音出現反彈,認為政府仍未給予明確承諾、馬英九近日聲明依然與其立場相反,此時退場是否為最佳時機引發爭論,同時也有人對於決策小組的「黑箱決策」感到不滿。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音樂隨寫札記[2]:3/30 【downy X toe】Taiwan Show



  3/30這天真的是行程滿滿,除了兩個月前就排定要看的這場表演外,又多了反服貿凱道遊行和其他事情。雖然最後因為其他私事而沒有參與到遊行,但是當天在Legacy內很多人身著黑衣、掛著反服貿標語,看來都是參加完遊行而趕來看表演的,著實感到自己其實是身處另一個抗議現場。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社論]淺談服貿與太陽花學運




  相信這陣子大家都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學運風潮有所感觸,其實服貿協議從去年就早已有人開始連署反對,只是在洪仲丘案、大埔案接連引爆大量民怨的情況下,服貿的關注自然不高。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人類觀察]我們都活在一個畸形的世界



  今天終於去看了期盼已久的地心引力,之前上映時因為許多雜事而無法到電影院欣賞。由於播放時間的關係,我只得到離家較遠的信義威秀看,雖然我很不情願。除了距離的問題外,更令我厭惡的是走在信義商圈中,每當走在那裡、或是西門商圈這樣人潮眾多的繁華地帶時,我總會產生極度自我嫌惡。「為什麼我能如此自在悠閒地在這漫步?」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動畫]灰暗冷調文學科幻:玲音

前言:




  動漫畫近幾年來已從次文化漸漸躍升到主流檯面,從之前的《進擊的巨人》現象可以明顯地發現主流大眾似乎也打破了年齡與文化圈的隔閡,動漫畫不再只侷限於御宅族們。但就結果來說,動漫畫文化卻是從全盛期逐漸在衰退,大眾化、商業化帶來的就是重量不重質的產業風氣,雖然其中不乏優秀作品,但卻往往被埋沒在眾多炒短線作品中。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電影]亂世之下、人心不古:蜘蛛巢城

前言:





  悲劇自古希臘時代便在文學史佔有一席之地,如《伊底帕斯王》、《阿伽門農》等著名故事,古希臘人甚至認為透過情感的極端宣洩可以達到淨化人心的作用,而文藝復興時期更有許多嚮往古希臘文化的文人創作悲劇。《蜘蛛巢城》這部電影便是由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馬克白》所改編,但黑澤明洗脫悲劇本身所訴求的強烈情緒,不僅僅是將故事改編成發生在古代日本,添加了更多的人文反思,故事結束後使人後勁無窮。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電影]平庸人生的苦悶:生之慾

前言:




  最近開始將尚未看完的黑澤明電影一一補齊,不過由於個人太喜歡三船敏郎了,所以都先挑他主演的片子來看 (尤其是古裝),直到現在才看完這部由志村喬獨挑大樑的戲。但看過本片之後,讓我不得不大嘆志村喬的演技真是一流,本片與其他戲中的角色如此迥異,卻能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不為其他角色所定型。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電影]科學、哲學與神學的交織:Solaris (1972)

前言:




  前些日子就已把兩個版本的《Solaris》(中譯:飛向太空) 給看完,卻一直猶豫著是否要寫這篇文:一是尚未看完小說版,二是這並非一個很好駕馭的題目,畢竟塔可夫斯基的版本與《2001:A Space Odyssey》(中譯:2001:太空漫遊) 可是並稱二十世紀兩大太空史詩電影經典的作品。雖覺自身程度尚淺,但在這篇文我會盡可能把這部巨作的內容解讀出來,日後可能還會以其他篇幅增加探討深度及延伸到小說和美國版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