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動畫〕談談近期鬼滅之刃的二三事:配音事件、劇場版(雷)以及為什麼爆紅




  鬼滅之刃雖然從去年動畫開播後就爆紅,但直至今年電影上映,才造成更大的現象級爆紅,連沒在看動漫畫的中年人也開始討論起這部作品。只是人紅是非多,這陣子因鬼滅而起的事情也不少,所以我想稍微整理一些跟鬼滅相關的想法。

鍾配事件

  第一個當然是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鍾配」事件,起因是往紅鍾明軒揭露自己原本要幫電影其中角色配音,但卻被代理商木棉花臨時退通告換角。我直接先講這件事的結論:雙方在不同層面都有錯。這麼說不是要講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的廢話,而我想討論的也不是誰對誰錯,單純就我自己的職場經驗來跟各位分析這件事的起因,與雙方哪裡出了問題。

  首先我想先講講自己曾經在出版業與日本版權商接觸的經驗,雖然領域有些不同但可供參考。
  日本公司對於自家版權物的保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當時有2本日文書由我所經手,書籍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些內容都是需要經由原版權方審核,這個過程會是由當地代理商把資料交給代理仲介,再由仲介把資料提交給原版權方審核。如果對於有什麼改動(例如書籍的開本大小、字句、圖文大小比例等),都需要提報並說明。
  最終要印刷前,也需要讓原版權方審核封面與版權頁資料才可以交付印刷。因此木棉花說此次換角是日方提出,這確實是有可能的,但我認為也有可能是推託之詞。

  許多人都在笑鍾明軒配音配得不好、被換角剛好,但他最該被換角的原因絕對不是這點,專業配音員勝過網紅配音,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難道專門代理動畫的木棉花會不知道?而且該角色早已有經驗老道的劉傑老師在電視動畫版作配音了。顯然他們的行銷企劃一開始就是打算用名人效應來增加中配場次的票房。
  日本影視代理商也不是沒少幹過名人吹替的宣傳模式,例如動物方城市的主角哈茱蒂就是找上戶彩配音,至於配得好不好就見仁見智,反正只是要名人宣傳罷了。
  從前面我所說的書籍版權經歷來看,當台方向日方提交改動聲優的提案時,到底是怎麼去說明的就很重要,也就是說這必須看提案人的手腕。

  但我認為這是推託之詞的原因,不在於提案這個階段,中配本身對台日雙方的獲益其實影響沒那麼大,就拿我常去的電影院來講,平常日中配只有2場、日配卻有10場,顯然主戰場還是放在日配上面,而且在這個動漫畫早已盛行各個年齡層的年代,連小學生聽不懂日文都會覺得日配比較讓人有感吧?




  因此名人配音的定位就是拉抬中配票房,沒有也沒差、當然有是最好,但還有另外一件對於日方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讓他們的版權IP染上負面形象。
  這也是鍾說他是因政治傾向被換角的理由。至於鍾的形象好不好,大家心裡自有一把尺,我甚至覺得這種事情根本不用上報到日方,理所當然是木棉花高層覺得鍾形象不好而換角,畢竟日本人應該對鍾一無所知,所有了解都是來自台灣合作方的說明。所以木棉花只要在提案的時候稍微提到鍾可能有形象疑慮,被打槍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木棉花自然有理由換角,還可以大大方方說明是日方意見,不得不說這樣的公關處理非常到位。
  相對來說,鍾的公關處理實在差到不行,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就先給對方安了一個「政治審查」的大帽子,對政治正確反感的人一下就不爽了,說「我來配也很好」更是惹怒了動漫迷,本該不會搞得這麼慘的,全都是因為缺乏公關敏感度。至於為什麼「本該不會這麼慘」,甚至原本應該是木棉花有炎上危機的,就是接下來要談的合約問題。

  合約這個部分一直在討論中,被輕輕帶過,大多數人都只認為鍾沒有簽合約就是理虧,但事實上,很多台灣企業在接洽這類外包、業配的工作時,都是不成文的「先工作再簽約」,甚至有的是等到工作完成後才補簽,為什麼?因為簽約過程太繁瑣,一張合約上可能會需要主管同意、提報預算、往上給高層簽呈、申請公司章用印...等等,流程依各公司有所不同,但多數很冗長,因此很可能會耽誤到時程,也不一定能提早知道企劃什麼時候進行藉以提早簽約。
  基本上,廠商不太需要靠合約來約束接案方完成工作,畢竟在這個圈子你名聲差傳播得很快,也就沒有下次工作機會了,那一紙合約對於負責的行銷企劃來說,只是最後用來請款時的道具罷了,對於接案者而言卻是大大的工作保障。但如果你要求先走完合約,很可能對方就會另尋其他能馬上先進入工作的人,所以只能基於信任對方先開始進行工作,這導致「先工作再簽約」這種模式成了默認的陋習。
  而會發生這次事件,就是在於這種互信原則被打破,廠商背棄原本的口頭約定,雖然沒有法律責任,但在道德上卻有所缺失,只是因為木棉花陰德值太高,再加上鬼滅粉眾多,這個問題沒有被凸顯出來而已。
  原本應該是受害方的鍾明軒,卻沒有把這件事情解釋清楚、當作主力砲火,而是拿根本沒證據的「政治問題」來罵,再加上自己「放鳥通告」的黑歷史更是毫無還手之力。如果他一開始影片的方向是以「揭露業界陋習、提醒先簽約的重要」,不去責怪木棉花、甚至調侃自己經驗不足,那麼今天風向可能就不會這麼一面倒。所以鍾簡直就是拿了一手好牌亂打輸掉,只能怪自己公關能力不足。

  總結一下整個事件,木棉花所犯的錯就是行銷企劃經驗不足,提了一個通過率不高的提案又沒有及早確認高層意見,導致先跟對方約定卻又事後反悔,導致整個企劃翻車。鍾明軒就不用多說了,不懂自己的優劣勢在哪裡,優勢被搞成劣勢,公關能力低下造成自作孽。


為何鬼滅爆紅?


  其實我並非想要跟大家長篇大論什麼大道理,主要是看了「《鬼滅之刃》為何爆紅?後疫情時代的「現象級」日本動漫」這篇文章,讓我笑到不行,通篇充滿文人迂腐自滿的臭味,就是一種「我不懂,但裡面一定有某種邏輯」,所以用文學研究方法一定能找出答案的自以為是。裡面講什麼大正浪漫、什麼現實處境,完全是穿鑿附會,你真的覺得看鬼滅之刃的小學生會知道什麼是大正浪漫嗎?他搞不好還會反問你:「那是哪個角色?」

  而這篇又臭又長的文章,正好能說明我認為鬼滅會爆紅的原因,那就是「少廢話」。鬼滅少了日本漫畫近2、30年來最大的陋習:紅了就開始拖長劇情。人間打完去魔界、魔界打完去天界,天界打不夠還有異世界,一山永遠還有一山高,只要漫畫還有銷量,強敵就永遠打不完。
  一個故事的體量有多大,從一開始的架構就決定了,觀眾也不是白癡,看得出來哪些東西是後續一直疊加上去的。

  不囉嗦也造就鬼滅另一個優勢,就是觀眾情緒引導得當,沒有了歹戲拖棚的問題,觀眾對於角色投射的情緒就會流暢許多,不用老是再看無聊的回憶殺、打鬥老是在站樁對嗆、一顆三分球回憶30分鐘這種爛戲碼,自然能激起觀眾更多情緒。

  但說了這麼多,都是我個人的觀點而已。不管你是搞影片、搞行銷、搞投資的,只要有人告訴你怎樣一定會紅、一定會賺,那肯定是騙子,因為有搞頭自己早就做下去了,還跟你講幹嘛。

鬼滅劇場版感想

  有雷!有雷!有雷!說三次了






  我並沒有看過原著漫畫,所以這裡都是以看完電視動畫與劇場版的觀點為主。
  整體作畫當然是無可挑剔,經費之刃在「劇場版」三個字的加持下更燒錢了,而且開頭就有出現部分Staff名字,看到「梶浦由記」我就知道配樂一定不會翻車,事實也是如此。

  但劇情方面實在讓人不得不吐槽,魘夢的實力實在太低下,看得出來這個角色的設定,只是為了給剛修練完出山的主角群們練手的對象(因為前一次遇到下弦是蜘蛛山的挫敗),證明主角群們實力已經提升到可以打敗下弦了,甚至不需要後援隊幫忙。
  而猗窩座的出場毫無道理、沒有鋪陳,兩場大戰之間的割裂感實在太重,完全感受不到有關連性,簡直就是天外救星(*註)的逆轉版「天外災星」,時間到了煉獄大哥你該下去吃便當了,所以就派了個人來把你收了,而且明明上次在蜘蛛山遇到下弦時出動了大批後援隊跟兩個柱,這次根據事前的情報(吃了數十人+隊員不復返)總該有警覺了吧,但卻只派煉獄大哥單槍匹馬,顯然很不合理,說整個無限列車篇就是為大哥準備的鴻門宴也不為過吧。
  假使這個問題在原著漫畫就存在,其實是可以在劇場版做解決的,稍微鋪陳一下猗窩座其實早在附近觀察,或者無慘有眼線在列車上通風報信之類的,但製作組選擇沒有這麼做,讓炎柱死得太沒價值,我也只能替大哥寫個慘字。

  不過整體而言,劇場版還是讓人看得很是滿足,儘管炎柱的死太過缺乏鋪陳,依然很賺人熱淚就是了。

*註:Deus ex machina,中文翻譯成「天外救星」,直譯的意思則是「來自機械的神」,所以也有人翻譯為「機關降神」,是指古希臘戲劇中,當劇情走向已經無法挽回的時候,編劇便會派神明出來解決問題。在舞台上神明會透過機關從天而降,也因此才會有「天外救星」一說。但這種作法後來也逐漸被認為是不高明的做法(因為只要劇情掰不下去就叫神明出來解決就好了)。




1 則留言:

  1. 我倒是覺得鬼滅無意義的心聲很多,節奏又差,廢話真的超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