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閱讀隨寫札記(5):大都會 (Cosmopolis)

前言:

《大都會》
(Cosmopolis)
作者:Don DeLillo
譯者:梁永安



  《大都會》 (Cosmopolis) 是美國作家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2003年出版的作品,其中隱含許多對於資本主義的負面預言,而其後的次級房貸風暴似乎了也應證了這部作品中預言資本主義惡性發展的後果。透過唐.德里羅精妙的文學筆法,細看他對於這個時代的預言與批判。




劇情簡介:


  艾力克是一名年輕的商人,雖然才二十幾歲,卻已是富可敵國,透過自身超乎常人了分析能力而在金融市場無往不利。但是,一天失眠的早晨,他得知日圓不斷升值,這項事實造成了他損失慘重,而他這天選擇的第一項行程,竟是前往城市另一頭的理髮店剪髮。在穿越交通阻塞的街道的同時,艾力克的部下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他的座車上與他商談公事,但是他仍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錯估了日圓的走勢。就在慢慢邁進理髮店的路上,伴隨著光怪陸離的街景,艾力克也一步步邁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一、「老鼠變成了貨幣單位」


  艾力克在前往理髮店的路途上,「老鼠」這個詞透過各種形式幾次顯現。一次是和部下談笑著「老鼠變成了貨幣單位」這句話,接著則是在餐廳中有抗議人士拿著老鼠搗亂,而最後這句話變為一場混亂騷動的抗議行為,一個個穿著著老鼠服裝、手持標語甚至扛著巨大老鼠模型的群眾四竄在他的座車周圍。而這謎樣的字句究竟透露著怎樣的意義......?

  從一些後啟示錄電影 (Post-Apocalyptic Film) 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人類社會遭逢重創,使得原本的制度全面崩盤,此時透過人與人間信賴的貨幣制度亦瞬時瓦解。比起金幣珠寶,能夠用於日常生活的物品在毫無秩序的後末日世界更加有價值,像是《奪天書》(The Book of Eli) 中,主角用老鼠油及一些雜物與人換取為電子用品充電,其他像是《The Omega Man》或《末日列車》(Snowpiercer) 亦可見一斑。

  從前半段縈繞著這句話、到中段所發生的大規模暴動來看,作者顯然要揭示的是資本社會的末路,就像在《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中泰勒在主角昏迷時所說的話,資本社會被破壞後的世界,人們在崩垮的大樓間追捕著動物、曬乾動物毛皮以作為衣物,那場景彷彿更加真實地透過這段話來呈現,而究竟這樣的一天是否真的會到來呢......?




二、資本主義的幽靈


  在餐廳的騷動中,艾力克依稀聽見兩名男子口中嚷嚷著一些詞句,而他只片段地聽見「一個幽靈」這個詞,直到暴動開始,在街上的巨大電子告示板上才完整顯現出這句話:「一個幽靈在全世界徘徊,資本主義的幽靈。」伴隨著老鼠裝扮的抗議者,再透過這句話,顯現出群眾對於資本主義的排斥已高漲至極點。在這個貧富差距極大的城市中,加長轎車內的艾力克與外頭暴躁的群眾,何嘗不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縮影對比......?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地說道:「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這句話所揭示出的意義是預言共產主義的崛起,肇因於當時工業革命後資本家逐漸興起,貧富差距卻是日漸增長。然而本作中所謂的「資本主義幽靈」,卻像是在諷刺資本主義的末路將近、逐漸靠近死亡,蓬勃發展下已經過度超支經濟,鈔票猶如一張張借據般發印,若如此持續下去,建立在人與人間信任的紙鈔,終有一天真的會變成千元大鈔還不如一隻老鼠來得有價值......


   

  在《金錢就是債務》(Money as Debt) 這部動畫紀錄片中,作者 Paul Grignon 用了簡單的方式向人們說明現代銀行的運作方式,開頭更引述了加拿大銀行主管 Graham Towers的話:「每當銀行借出一筆貸款,新的銀行信用,新的存款,即嶄新的錢就被創造出來。」,簡短而精簡地表述問題所在。而更引述經濟學家 John Galbraith的話 :「銀行造錢的程序是如此簡單,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唐.德里羅在2003年出版這部作品,然而,在2008年爆發了次級房貸危機,彷彿真如德里羅預示了資本主義的衰敗,房產、股票等市場不斷炒作,水漲船高的價格創造出虛構的繁榮,最後亦如泡沫般破滅......




三、殞落的天才


  艾力克在路途中經歷了各種事件,暴動、與各個女部下調情、得知有人將刺殺他,甚至被砸派怪客給砸得滿臉奶油,身上的衣物配件亦漸漸變少,直到到達理髮廳時,已是一副落魄的模樣。甚至在只理了半邊頭髮後便毅然決然離開,拿著一把理髮店老闆給的手槍而前去尋找刺客。在這過程中,艾力克逐漸安排著自己的毀滅過程,甚至連要刺殺他的前部屬都看出他是刻意安排自己的失敗。而一切的一切,都因為他一次的預測失誤:無法預測日圓的走向!

  對於執著於平衡、規律與模式的艾力克,無法探知為何自己是如何在日圓市場犯下錯誤,卻因為旁人的一句話而點醒,因為過度執著於平衡、對稱,而忽略了不規律的因素。在這個逐漸將世事都數據化、數值化的世界,人們是否也在走向一個凡事用數據模式來分析的情境呢?而被忽略的不規律性,是人的情感、直覺與個人好惡,這些難以估算的特質,漸漸被埋沒在逐漸爆炸的資訊之海當中。

  人類是不可能擁有絕對的理性,那又怎麼能用絕對理性的方式來建構、分析這個社會呢?絕對的理性,隨之而來的是絕對的冰冷,一旦忽略了人性,無論好或壞的一面,都無法做出適當的決定與判斷。如同艾力克,因自傲的理性而落得巨大的失敗,也因為執著於這份理性使得他做出自我毀滅的舉動......




四、事物的真實感


  本作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是艾力克與部下談話時,對方問他為何堅持要穿越壅塞的城市、到另一端的小理髮廳去剪髮,而不是把理髮師叫來辦公室或座車中為他剪頭髮,艾力克則告訴他,剪髮這件事不單單只是需要一個理髮師,理髮廳的座椅、鏡子甚至是牆上的月曆都是構成理髮這件事的要素。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類不斷簡約、縮短進行事物的速度與模式,殊不知,並非真的加快了事情進展的效率,只是省略了其中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因素。但是,這些被省略的事物,真的是因為他們不重要嗎?亦或者只是人們忽略了它們的重要性呢?就像現代人習於使用網路交談,雖然比起當面說話便捷得多,但是關於「對話」這件事,無論是語氣、表情、聲調或者只是肢體上的微小挪動,其實也是構成「對話」的一部分,而有時這些要素所傳達出的資訊比起文字要來得豐富而重要。

  艾力克僅僅透過坐在電腦後方操盤,望著螢幕上的數字做出重大決定,殊不知擊潰它的是這些數字背後的不確定性,以及其後所代表著的意義與現實本質,但是在一大串數據中是無法參透這些道理的,也因此最後艾力克無法理解日圓的走勢,致使其損失慘重,甚至刻意使自己走向無法回頭的毀滅道路......

  


後記:


  雖然本作在2012年亦推出了電影版本《夢遊大都會》,甚至由著名導演大衛.柯能堡執導,不過成果似乎不盡人意,只能說是有好的劇本,但卻配上了缺乏自我意識的影像情節。看過小說版再去觀賞電影版,便能發現後者大多只是把原作的台詞搬上大銀幕,而在劇情方面頂多是刪減部分情節,幾乎難以看出導演的個人觀點。因此建議對本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原著小說下手,而電影版看不看都無傷大雅。




個人喜好程度:8.5/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