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影集]青春期躁鬱:危險心靈

前言:




  第一次看這部影集時,我自己也正面臨升學考試,所以當下十分有感觸,麥田捕手這本書的出現又增添不少共鳴度 (我自己也讀過這本書至少三、四次),對於年少迷惘的描述更是點頭如搗蒜。近來閒暇時間又將這部作品重看,更是發現不少韻味,尤其自己正因一些事情處於迷惘狀態,使得感觸更深。




劇情簡介:




  正值國三、即將面臨升學考試的少年謝政傑,因為誤會而與班導師詹朝威發生衝突,接著問題逐漸擴大,演變成一個家庭與學校、甚至整個體制的對抗。於此同時,小傑不斷地迷惘與思考自我,而父母每天爭吵不斷、甚至面臨離婚的局面,同儕間也因其與老師的紛爭而產生嫌隙。在這多重問題同時發生的情況下,小傑該如何面對與解決......




一、年少的迷惘




  在本劇一開始,同是班上同學的沈韋,寄發信函到教育局去告發學校將音樂課挪用做數學課使用,因而有督學來探查。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為了掩護老師而聯合說謊,雖然最後仍被督學識破。事後,詹老師從小傑口中探出可能是沈韋寄發黑函,遂將沈韋強迫轉班,也因此小傑與沈韋開始熟識。
  但是與此同時,小傑也開始思索,自己到底是誰,腦袋裡的思想究竟從何而來?於是他開始拋棄別人強加於他身上的想法,不想做沈韋的革命夥伴、也不想淪為複製詹老師答案的乖乖牌......




  每個人在青春期時都會對自我與社會有些疑惑、懵懂,對於未來的憧憬、對 (異) 性的好奇、對社會的不滿,憤世嫉俗、血氣方剛、好奇心強烈,越是被大人禁止的事越是想嘗試,對於同儕的看法更是在意。最重要的是,這是每個人探索自我最重要的階段,我們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扮演著什麼樣的的角色、在他人心目中是個怎樣的人,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開始在心中萌芽,年少的人們靠著身邊的朋友、家人、漫畫、書籍、遊戲或其他可能接觸的媒體摸索著。可是,什麼樣的方式與道路,才是正確?家長與學校把孩子們的道路縮限成只有讀書一途,卻忽略了個體成長的獨特性......




  台灣社會至今仍未脫離農村社會時的思想,仍然以擔心著三餐溫飽、賺錢為優先,即使自身對於物質並無想像中匱乏。卻忽略了內心的渴求與成長,年輕一代不斷被灌輸"認真讀書才有好工作"的制式思想,生活的目的與意義、價值觀被限制在成績上,漸漸開始以金錢計算人事物的價值為主,物質主義至上的社會到頭來只是塑造一堆行屍走肉。
  「你希望你的兒子將來成為怎樣的人?」「我只希望,他將來不要像那些路上的行人一樣,面無表情。」這是小傑爸爸從《聖堂教父》這本漫畫中看來的台詞,而我們自己呢?是否早已成為行屍走肉、面無表情卻對生活與未來不知意義的人呢......?




二、社會結構暴力




  經過一連串明爭暗鬥,從教室內、學校內漸漸演變到媒體上的公開論戰,最後詹老師違法課後補習的事情終於在協調會上公諸於世,只是,詹老師冷冷地對小傑一家人說:「你們贏了,但戰勝的只是我個人,而不是這整個體制。」但是小傑一家人並沒有了解到這句話背後的現實。
  回到學校後,對於看似一切符合自身期望的狀況小傑感到開心與慶幸,但是接下來他所面對的不在只是詹老師,而是所有同學、老師、學生家長,整個學校甚至整體環境......




  小傑媽媽自郝教授口中了解到「共犯結構」後,這個詞就不斷在劇中出現,那到底什麼是共犯結構?是互相袒護的教師群與學校嗎?還是包庇老師課後補習、一起說謊的家長?我認為最大的「共犯結構」其實是整個社會。在整個社會風氣的塑造下,才會造就如此學業至上、怕惹是生非的群眾,所以大家互相掩蓋過錯、對某些做過的事閉口不談。就像艾莉告訴小傑的:「你會發現這個社會不要愛情,不要善良也不要誠實,最後你就會跟著這個社會一起變。」,但是如果不跟著他們一起變、成為「異議份子」,接著就會成為他們排擠、攻擊的對象......




  而在最後抗議場合群眾輪流上台演說時,帶頭罷課排擠小傑的廖媽媽說他們只是自私、為自己小孩好,可是,所謂的自私,指的是個人將群眾所得的利益分配給自己最多數,而家長們逼迫小傑轉班、轉學的行為,已經超越了「自私」的範圍,是完全剝奪他人學習的權益,這儼然是種群眾暴力、是種攻擊,對於異議份子的制裁。這樣一來,孩子們尚未完全學習到知識與道德前,先學會了如何孤立、排擠異己者,而現今這個社會會如此紛亂,就是因為充斥一堆空有知識、沒有智慧與道德的人,沒有身為人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就算有再高的學歷、再好的工作,終究是失敗而有害的人。




三、兩個人的教室




  因為換了老師,而將錯怪在小傑身上的同學們,開始對他展開動作,偷偷將他的桌椅藏起來、下課在路上圍堵他,最後,逼不得已,小傑選擇妥協轉班。但是,轉班後並沒有使情況好轉,雖說沒有實質上對他有什麼欺負,但是家長卻趁中午午休將孩子帶走,並威脅學校與彭老師,若不將小傑趕出班上便要持續罷課、甚至要到教育局告彭老師不適任。偌大的教室,只剩下小傑與彭老師兩人,但是課還是繼續上下去......




  就如同小傑所說,大家花了那麼多時間去爭論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卻忘了身為人最根本的關愛與將心比心,那怕只是一次像彭老師這樣的舉動,都能使一個學生永生難忘。學校應該帶給學生的,不應只是知識性的教育,更應注重品格教育。在這功利主義的時代,學校教育開始也變了質,而家長的心態也開始扭曲,無論教育制度如何改變,永遠只想鑽漏洞、走後門,求取最好的升學管道、拿最好的學歷,卻忽視了教育的本質......




  我想,人一生中哪怕是只要一次,遇到這樣能溫暖人心、影響甚深的老師,都會使人成長的更順利、完整,可是,多的是不願花心思、花時間了解學生的教師,永遠只對著黑板與教科書上課、而不是面對真真實實的人,教育方式變得制式化、缺乏人性的關愛,使得教育變得廉價而膚淺,只剩下習題與答案的連結......




四、成長的道路




  面臨協調會後,來自學校、同學與家長的各方壓力,小傑不願再次波及父母的感情,選擇默默獨自承受,甚至連轉班、轉學等重大決定都私下自行完成。不斷想幫助他的彭老師一再安慰他不用擔心,但小傑顯然看出問題是如此複雜而困難,並直接告訴她:「你可以把問題告訴我,我已經是大人了,可以擔心一些事。」,彭老師莞爾一笑、不以為意,直到隔天小傑確定轉學、坐在學務處時,問起了他轉學的原因,知道他處處為別人著想,才了解到他的的確確是已經長大了。




  大人們總是習慣將孩子們永遠當成小孩,殊不知孩子們早已原比自己想像中來得成熟,這種落差可能就會造成代溝,使得大人們不懂得孩子們的作為。如同小傑私自簽下轉學申請書東窗事發後,父母第一件事就是責備他欺騙的行為,直到母親從記者邱憲那得知小傑的想法後,才了解他是為了他人著想才出此下策,也明白自己可能想得還不如孩子深遠......




  有時,人們把年紀看得太重,總想著自己比孩子們經歷得多,就代表著比他們更深思熟慮,實際上,卻忽略了一些單純而最根本的問題。而父母總是想著要保護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曾犯錯的道路,殊不知,使人成長最快的方式便是犯錯。我想,與其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是對的,使他們成為只會反射性思考的一個問題一個答案,不如讓他們親自思考與體會,父母只要在一旁確保他們不要誤入不可挽回的窘境就好了。




後記:




  這部近十年前的作品中所談論的問題,至今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這些問題看似容易解決,實際上卻都是結構性的問題、無法用單一方式或答案就能迎刃而解。我想,最治本的方式,還是需要社會大眾慢慢改觀、把成績至上的觀念改掉,不需要逼得每個人都必須把書讀到最好,讓孩子們依著自身興趣與特質發展,大家也就不需要「自私」地擠破頭搶名校、搶公職。
  這些話雖然理想,但是以其他國家的例子來看不無可行,且台灣的升學率已到了可笑的地步,人人有大學可上,只要有錢。造就這樣文憑如廢紙的正是這種學歷至上的社會,使得高學歷的人並不一定有好出路,希望未來成為父母的人們能引以為戒,陪孩子尋找最適合的未來。




個人喜好程度:9/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